研究:注射"干擾素" 治B肝效果勝口服 《公視,2010/11/25 22:16,
記者賴淑敏莊志成台北報導》
目前國內B肝帶原者有3百萬人,其中四成、大約120萬人有惡化變成肝炎、肝硬化及肝癌的威脅,有醫師最新臨床實驗發現,B肝患者如果改用打針的「長效型干擾素」,連續治療一年,不僅B肝病毒量、明顯下降,而且停藥五年後,還有機會徹底根治B型肝炎,比現階段使用的口服病毒藥物、效果還要好,而這項新的研究發現,不久將在國際醫學期刊上發表。
肝病向來是國病!國內大約有三百萬人感染B型肝炎,平均每五人、就有一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,而且B肝惡化變成肝癌的比例,是一般人的150倍,為了治療B肝,目前有八成帶原者,選擇用口服抗病毒藥物,不過有醫師臨床發現,這種治療方式,停藥後復發的機率大約有三成。
為了找出根治方法,研究團隊花了三年時間,把國內550名B肝患者,分成四組做臨床實驗,結果發現,如果改用打針的「長效型干擾素」,連續治療一年、共48週,不僅B肝病毒量明顯下降,而且還會活化病患本身的免疫系統,甚至推估停藥五年後,有機會清除表面抗原,徹底根除B型肝炎,因此研究團隊呼籲健保局,能夠放寬「長效型干擾素」的使用給付。
健保局表示,會再找專家學者討論,「長效型干擾素」再擴大給付的可行性,另外醫師也特別提醒,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,往往一發病就已經是肝癌末期,因此建議民眾,每半年就要抽血做健康檢查,這樣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清除表面抗原 揮別B肝復發陰霾《自由時報,2010/11/26 04:11,
記者鍾麗華/台北報導、攝影》
國內有超過300萬名的B肝感染者,美國肝病醫學會最新研究指出,使用「長效型干擾素」治療48週,有36%的e抗原轉為陰性,停藥5年後,表面抗原清除率更達12%。
長效型干擾素療效獲肯定
醫師表示,年輕患者、肝指數升高2至5倍或有生育規劃的女性,越適合此一療程。
長庚醫院基隆分院肝膽腸胃科主任簡榮南表示,一旦感染B肝,若無適當治療,會一輩子帶原,並且可能導致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,B肝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50倍。
台灣每5人中,就有一人是B肝帶原者,約120萬名患者接受治療。目前治療方式以「口服抗病毒藥物」與「長效型干擾素」為主。前者是運用藥物直接抑制病毒複製;後者是刺激自體免疫系統活化,讓自身產生抑制或清除病毒複製能力。
不過,考量使用便利,有97%患者選擇口服藥物,然而卻無法有效清除病毒。
簡榮南說,國內B肝患者服藥時間為3年,e抗原轉陰率、停藥後,肝炎復發率皆為20%至40%,常讓患者以為治好了,卻又復發。因此,三大國際肝臟研究學會最新停藥指標指引,加入「表面抗原清除」,若表面抗原未清除,引發肝癌機率是一般人的9.6倍。
醫界籲健保給付延至48週
現階段健保給付長效型干擾素為24週,不過,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主任莊萬龍表示,根據最近剛舉行的美國肝病醫學會中,一篇最新研究顯示,如果治療48週,有36%的e抗原轉換為陰性,由於長效型干擾素治療會活化自身免疫系統,即便停藥5年後,表面抗原清除率達12%,顯示每10位患者就有一人可以完全根除B型肝炎。
醫師呼籲健保給付延長至48週,讓患者不必面對肝癌與肝硬化的黑白人生。